编者按: 在地理与艺术的交汇处,金京模先生的《地貌类型图说》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,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地球表面的窗口。这组作品不仅展现了画家精湛的技艺,更通过艺术化的地质语言,将喀斯特、冰川、丹霞等地貌的壮美与科学内涵凝练于宣纸之上。 作为当代地貌绘画的代表性人物,金京模先生深耕地质美学领域六十余载。他的创作突破传统山水画的程式,以严谨的地学考察为基础,融合水墨、岩彩等多元技法,既保留了东方艺术的写意精神,又精准呈现了不同地貌的形态特征与形成肌理。《中华江山图》获2024亚洲艺术经济年度数字版权十佳样本,其科学性被多所科研机构及高校地理系列为辅助教材。
《地貌类型图说》 金京模 编著 1984年5月科学出版社 出版 六、风化作用形成的地貌 岩石一旦暴露于地面,便与大气圈、水圈、生物圈直接接触。岩石在新的物理、化学环境影响下,在结构、构造上,甚至化学成分上也就随之发生变化,以此达到新的平衡。这样岩石由坚硬变得松散,由大块变成小块,甚至矿物也可随之破碎、分解。这种由于温度变化、大气、水溶液及生物等的作用,使岩石或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、化学变化的过程叫风化作用。各种风化作用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着的,自然界中不可能一种作用单独存在。岩石成分、性质和产状不同,其抵抗风化破坏性能亦不同,因而地形形态也各异。
15.花岗岩山 花岗岩,由于节理、裂隙发育,风化多成悬崖、异峰地形,在崖下的山往往集聚碎石、岩块,形成岩块堆积。节理不发育的花岗岩风化后常形成馒头山和石蛋地貌。
16.层状山 由不同的岩性组成的岩层,常常表现出程度不等的风化速度,因而在表面形成凸凹不平的现象,称为差异风化现象。
17.变质岩山 坚密的变质岩地区风化地形特征是:山顶尖锐,山脊狭窄。结晶片岩页岩组成的地形,往往形成赤露的山坡,山脊向着片理或层理倾斜方向倾斜,造成复杂的状地形。
(以上图片选自《地貌类型图说》第六章) 金京模作品欣赏:
|